企業兼并與收購資產評估的步驟有哪些
一、評估前的準備工作
1.鑒定資產
明確需要評估的資產數量與質量,進行詳細的說明。這是評估資產的一個客觀鑒定,它是未來評估的基礎。
2.確認資產權利
即確認那些構成無形資產的資產權利。
3.確定所評估資產的所有權
這樣才能正確確定資產的評估范圍,通常須以取得該資產時的合法文件或憑證為依據。
4.確定評估日期
這不是指確定什么時候去評估,而是確定評估哪一時點上資產的價值。
5.確定評價目的
6.確定價值的定義
比如,資產未來預期價值的現值,資產的重值價值,以及對資產未來創造收益能力的當期確定等。
7.初步分析研究
重點放在分析評估的難點、重點、復雜程度、需要投入的力量等方面。
二、制定評估計劃
1.制定工作進度表
工作進程表的內容應包括:工作性質、工作總時數,不同級別人員的工作時數,完成各項具體工作所需時數和預計完成日期等。
2.確定工作要求
包括:評估工作的質量要求,完成工作的期限,工作紀律與委托人聯系的方式和方法,評估人員的責任等。
3.確定工作收費標準
三、收集和分析資料
1.這一階段工作,主要是通過有關資料的收集、篩選和分析,是評估人員對所評資產的價值有一個初步了解。
2.所收集的資料通常分為兩類:即一般資料和特殊資料。
(1)一般資料是指那些綜合性的、非資產自身的資料,它一般是指資產所處環境的資料,如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以及資產所處環境的資料。
(2)特殊資料是與所評資產直接關聯的資料,包括資產的名稱、資產的技術狀況、以及資產所處的位置。
3.對上述兩種資料進行分析時,一般采用市場分析和區位分析。
(1)市場分析是指地區內的市場分析和宏觀上的經濟趨勢分析;
(2)區位分析是對資產所處特殊環境的分析以及資產本身運營情況和市場銷售狀況的分析。
四、運用特定方法進行評估
1.這是評估工作的實質性階段,一般采用三種評估方法:成本計算法、市場數據法和收益計算法。
2.在具體運用成本計算法進行評估時,需采用以下五個步驟:
(1)要預測資產重新生產的成本;
(2)要估算實際折舊的程度;
(3)兩者相減得出資產的實際價值;
(4)估算主體資產以外間接成本的現時折舊后的價值;
(5)所有實物資產的顯示價值加上固定的土地價值,就得出全部資產的價值量。
3.在具體運用市場數據法時,評估人員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1)選擇相似的資產;
(2)分析該資產銷售的客觀條件;
(3)分析每一項類似的資產對實際所評資產的影響力;
(4)確定非相似特性;
(5)確定新評資產的價值。
4.在具體運用收益計算法進行評估時,評估人員需要做以下幾種工作:
(1)獲取資產的收益表,在此基礎上分析未來資產的收益預期;
(2)獲取和分析資產的市場資料,修正收益預期;
(3)獲取和分析稅收、保險和其它成本開支,以此確定資產的凈收益;
(4)分析收益持續的時間;
(5)選擇一個合理的資本化方法和技術;
(6)選擇一個合理的資本化比率;
(7)估算資產的價值。
5.在評估實踐中,最好是將三種方法同時使用,再對結果加以調整,以消除差異,最后確定資產的評估價值。
五、修正評估結果
運用三種方法進行評估后,將三種結論加以分析比較和修正,得出最后結論。
六、提出評估報告
在評估報告階段主要應做好以下幾件工作:
1.進行資料整理確定應編入報告的資料;
2.編寫評估報告;
3.對評估報告進行審核修改;
4.簽發評估報告。
|